查看原文
其他

黄浦是什么?被称为上海心脏、窗口和名片,TA的底气何在?

徐敏 唐烨 杜晨薇 上观新闻 2018-10-31

在上海16个区里

有一个黄浦区

她得名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

因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积淀

被称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

 

-----壹-----

凭江临风

 

有关黄浦的故事

要从江边水岸说起——

 

南宋末年,因吴淞江上游严重淤塞

上海的海船泊位从青龙镇改到十六铺

经历了明清的发展

到1843年上海开埠时

十六铺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口岸

黄浦江也真正成为上海的母亲河

19世纪的十六铺(黄浦区档案馆供图)

 

相较繁荣的十六铺码头

最为人熟知的外滩

在上海开埠以前还是一片滩涂之地

传说驻沪英国领事巴富尔

为寻找适合英国人经商和居住之地来到这里

见周围荒芜人员,苇草丛生

却又毗邻上海老城厢

方便进出贸易

是可供发展的理想选择

很快,外滩就改头换面了

开埠之初的外滩(图片来源:《十年奔涌光和影: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十周年》)

 

1843年

英商怡和洋行

在外滩北京东路口建起第一幢楼

到1860年

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已颇具规模

外滩万国建筑 (图片来源:《十年奔涌光和影: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十周年》)

 

百余年来

黄浦水岸变化巨大

特别在新中国成立后

十六铺码头经历两次改建

到1982年

新建成的十六铺客运站

可容纳旅客6000多人

一度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水上客运中心

1982年新建成的十六铺客运站全貌(黄浦区档案馆供图)

 

上世纪90年代后期

随着铁路、公路交通的迅速发展

十六铺客运码头逐渐门庭冷落

2004年12月2日晨

十六铺候船大楼爆破

彻底与我们告别

报纸刊登十六铺码头爆破消息(黄浦区档案馆供图)

 

2002年底

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成功

所有人为之喝彩

规划建设的世博浦西园

选择了江南造船厂厂址地块

一个世纪前

这里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1865年创建的江南制造总局大门(图片来源:《曾国藩家书》)

 

随着世博浦西园建成

造型各异的主题馆和企业馆代替了曾经的车间塔吊

流光溢彩的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 

 

新世纪以来

黄浦区不断“长大”

2000年

原黄浦、南市区“撤二建一”

跨过一条人民路

外滩景观带不再“断头”

2011年

黄浦区、卢湾“撤二建一”

被称为“合璧之作”

整体推进世博浦西园区后续利用

黄浦滨江岸线也继续向南延伸

黄浦江边

一次又一次发生巨变

曾经的外滩情人墙 (《上海外滩》供图)

 

世博会前一年

上海外滩滨江改造工程全面启动

2010年3月28日

外滩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向社会开放

 

2018年1月1日

45公里滨江岸线贯通

正式向市民开放

而全长8.3公里的黄浦滨江

让经典的世界级滨江空间外滩全新亮相

外滩风光(肖龙根 摄)

 

让十六铺成了水陆游憩衔接的滨江空间

十六铺滨江风光(张伟杰 摄)

 

让世博园成了文化游览、城市节庆的滨江空间

世博片区滨江风光(丁荣盛 摄) 

 

----贰----

风云际会

 

1846年,外滩出现了上海第一家银行

百余年来,外滩风云际会

创造了中国金融历史上100多个第一

如今

外滩汇集了5家全国金融要素市场

今日外滩 (视觉中国供图)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全国性外汇交易市场

1994年4月4日投入运营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运营当日 (新华社供图)

上海黄金交易所

中国唯一合法从事黄金交易的国家级市场

2002年10月30日成立

上海黄金交易所大楼 (视觉中国供图)

 

上海清算所

奠定了上海作为金融产品定价中心的地位

2009年11月28日挂牌

上海清算所挂牌成立当日 (新华社供图)

 

上海票据交易所

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

2016年12月8日运营

上海票据交易所 (视觉中国供图)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发的独立支付系统

2015年10月8日启动

 

2009年

黄浦提出建设外滩金融集聚带战略规划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与陆家嘴金融城错位互补协同发展

外滩金融牛 

 

与外滩一步之遥的人民广场

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形成于上海开埠以后

原来称上海跑马厅

今天的面貌奠定于上世纪90年代之后

 

1994年9月21日

人民广场改造工程竣工开放

增辟了8万平方米的绿地

成为多功能的园林广场

改造前的人民广场 (新华社供图)

改造后的人民广场全景图 (李民健 摄)

 

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

上海博物馆新馆1996年10月12日对公众开放 (杨晓喆 摄)

1995年,上海大剧院正在建设中。 (黄浦区档案馆供图)

上海大剧院1998年8月27日开业。(新华社供图)

上海音乐厅——全国第一座音乐厅。(李民健 摄)

 

2011年7月

世界上最大的下沉式剧场

上海文化广场剧场建成

人民广场格局基本奠定

俯瞰文化广场。(新华社供图)

 

如果将黄浦区从空中向地下横着切下去

会分为几层?

轨交、路桥隧的交汇

撑起了一座“立体城市”

 

在江面上

1991年12月,南浦大桥通车

是上海市区第一座跨越黄浦江的大桥

连起浦东与浦西

浦西人去浦东

又多了一个选择

南浦大桥。(林均虎 摄)

 

后来,又有了

卢浦大桥,2003年6月28日通车。(新华社供图)

 

还有五条隧道连接浦东与浦西

打浦路隧道,2010年迎世博会,打浦路隧道经过六个月改造。(新华社供图

延安东路隧道,南北向分别建成于1996年与1988年。(视觉中国供图

复兴东路隧道,2004年9月通车。(视觉中国供图

在建中的人民路隧道 (新华社供图

西藏南路隧道 (视觉中国供图

 

在地面上

内环高架

上海最早建设的城市快速高架道路

全长47.7千米

在1993年开工建设

至此,从外滩到虹桥机场

只需要一刻钟

内环高架 (新华社供图)

 

还有,延安路高架

2008年2月,外滩地区交通综合改造工程全面展开,有“亚洲第一弯”之称的延安路高架外滩下匝道被拆除。(李民健 摄)

 

南北高架

南北高架,2002年12月4日通车。(视觉中国供图)

 

在地下

黄浦区是上海中心城区的交通中心

拥有最密集的轨交站点

“到人民广场换乘地铁线”

曾与“到人民广场吃炸鸡”一样流行

呼啸穿行于黄浦区的轨道交通

有1、2、4、8、9、10、13号线

黄浦区境内的部分轨交站点 (新华社供图)

 

至此

5条隧道

2座大桥

3条高架路

7条轨交

串起上海市中心的交通大动脉

 

----叁----

最上海

 

走在商业发展的最前沿

黄浦区展现着“最上海”的一面

高雅时尚的淮海路 (郭长耀 摄)

繁荣繁华的淮海路 (郭长耀 摄)

 

引领风潮的业态

总是率先在黄浦出现

1989 年,一块“肯德基家乡鸡”的招牌

挂在了外滩 2 号的东风饭店楼上

上海第一家肯德基开业了

 

首家肯德基开业。(《上海外滩》供图)

顾客正在点餐的场景 。 (《上海外滩》供图)

 

位于黄浦区的上海第一百货商店

有中国最早的一部自动扶梯

解放前留下来的古董级的宝贝

1982年经过修复重新启用

当时上海滩仅此一台

前来乘坐自动扶梯的市民络绎不绝  (周铭鲁 摄)

 

上世纪80年代

首家专业经营电脑商店

上海电脑商店在淮海中路上开业

1984年4月,顾客来新开业的上海电脑商店选购产品。(新华社供图)

 

南京路、淮海路

全国人民认可度最高的两条商业街

“十里洋场”,说的便是南京东路

南京东路是上海开埠后

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

20世纪初

上海商业史上赫赫有名的“四大百货”

先施(今时装公司大楼)

永安(今永安百货)

新新(今食品一店)

大新(今第一百货)

陆续在南京东路开业

上世纪70年代末,来第一百货商店选购时装的顾客络绎不绝。(新华社供图

 

百货商厦相继开业

1988年1月8日,上海华联商厦对外试营业

在具有70年历史的永安公司的基础上改建而成

1991年8月,上海精品商厦在南京西路1号开业

开创全市企业自筹资金、自行还贷发展之先河

上海精品商厦 (黄浦区档案馆供图)

 

1999年,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段的南京路改建为全天候的步行街

日均客流量超过100万人次

1995年未改建前的南京路 (龚建华 摄)

1999年9月20日,南京路步行街改建工程完工并向公众开放。(新华社供图

 

淮海路,原名霞飞路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名店林立、名品荟萃

堪称上海城市的时尚之源

上海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餐厅

“上海世界之窗”1987年开业

原址位于淮海路瑞金大厦

世界之窗开业当日。(新华社供图)

 

上世纪90年代末

街区经典建筑保护性开发

又崛起一批现代建筑

巴黎春天、华亭伊势丹、太平洋百货

淮海中路现代化国际性商业街区形成

1995年的淮海中路,用玻璃幕墙装饰起来的现代化建筑是中日合资的“华亭伊势丹百货公司”和“中百一店淮海店”。(新华社供图

 

如今,黄浦区瞄准世界级商业街区

商业业态、街区形态、文化神态、消费生态

四态并举

积极推动两街整体转型升级

提升两街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高颜值的新世界大丸百货商场 (黄浦区供图)

艺术人文新标志建筑K11。(黄浦区供图)

 

ipad新面世,淮海中路上苹果旗舰店迎来排队购买的消费者。(视觉中国供图)

南京东路上的世茂广场。(海沙尔 摄)  

 

黄浦,亦古亦今

本世纪以来,一批历史老建筑

通过修缮,重现风貌、重塑功能

成为上海商业的新地标

 

新天地,2002年9月开业

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

将传统石库门里弄与现代新建筑融为一体

历时10年改造,思南公馆2010年运营

成为具有上海近代独特历史风貌

面向社会开放的高品质商住综合社区

思南公馆的日与夜 (左图:陈志强 右图:视觉中国供图)

 

外滩源,如今是“网红”打卡地

1950年代外滩源 (黄浦区档案局供图) 

20世纪90年代的外滩源 (黄浦区档案局供图)

2010年8月外滩源鸟瞰 (黄浦区档案局供图)

外滩源今貌 (郭长耀 摄)

 

老字号

蕴藏着上海人的乡愁

黄浦,有中华老字号企业96家

占全市老字号企业的半壁江山

杏花楼

香喷喷八宝饭,经典玫瑰细沙月饼……

透着浓浓家乡味

杏花楼今年走出国门。( 上海杏花楼食品有限公司供图)

 

新雅粤菜馆

中秋月饼创新馅料

排队购买的人群老中青皆有

中秋节前,买新雅月饼的队伍。

 

周虎臣曹素功

是中国制墨行业中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

曹素功墨宝 (唐烨 摄)

 

----肆----

最国际

 

黄浦区,每年迎来送往2.1亿人次游客

是世界看上海的一个窗口

 

1990年10月,上海黄浦旅游节

在南京西路388号仙乐斯广场开幕

之后每年举行一次

1996年升级更名为上海旅游节

1992年旅游节期间,黄浦推出中外友人互动项目。来自美国的布朗先生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新华社供图)

 

2002年9月

上海旅游节开幕大巡游举行

表演方队和花车齐聚淮海路

拉开旅游节的序幕

中外游客汇聚

 

这里的舞台彰显国际范儿

上海时装周。(黄浦区提供)

 

这里的音乐会以苍穹为顶,草地为席

2018年城市草坪音乐音乐会 (蒋迪雯 摄)

 

咖啡馆、喷泉边、走廊里

全都成了剧场

“表演艺术新天地”艺术节期间,游客在上海街头拍摄艺术灯光装置营造出的彩色幕墙。(新天地提供)

思南表演艺术空间

 

穿过一条马路

就能走进一座高品质艺术殿堂

黄浦区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

涌现过一大批名家名团名作

堪称我国南方最大的“戏码头”

今日,这里仍是上海演艺生态繁盛之地

环人民广场演艺区

是全国最高密度的剧场群

历经六年修缮打磨,88岁中国大戏院重装回归

黄浦剧场修缮一新重归演艺市场

 

能让中外游客打着“飞的”来看戏

上海大剧院上演的《魔笛》《漂泊的荷兰人》

 

最民族的也是最世界的

百年大世界

2017年3月31日重新对外开放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平台

是市中心唯一一个推广传统文化的地标

很多七八十岁白发苍苍的老人

闻讯而来

一睹大世界新风采

追忆一段年少时光

大世界 (蒋迪雯 摄)

 

豫园新春民俗灯会

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

在豫园商城举行

不仅中国人喜欢,老外也会着迷

豫园灯会组图 (豫园商城供图)

 

这两年,豫园商城进一步改造升级

提升“豫园故里”

重塑“豫园漫步”

打造“空中豫园”

老城隍庙豫园小吃广场一角(视觉中国供图)

 

还有,最时髦的

赋予老建筑新功能

制造年轻人喜欢的“新摇滚生活”

思南赏艺会民乐演奏(黄浦区供图)

老码头里的爵士乐演出

  

----伍----

屋里厢

 

王家卫说

金宇澄的《繁花》是“上海的清明上河图”

里面藏着上海的风云变幻

和最真实的市井生活

上海里弄生活 (陈海汶 摄)

 

上海人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

黄浦是个最佳观察点

 

老上海们应该还记得这个

最后的老虎灶(龚建华 摄)

 

小说《繁花》里

弄堂里的主人公小毛拎两只竹壳瓶

去隔壁老虎灶打开水

1950年代初

全市共有2000多家老虎灶

随着供水系统的不断完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老虎灶日渐式微

但弄堂的格局依旧

上世纪90年代从自忠路老弄堂里走出来的一对新娘新郎(龚建华 摄)

 

2016年底

评弹《高博文说繁花》亮相大世界

娓娓道来一个琐屑而精巧的上海

 

小人书

(图片来源:老小孩网站@元驹)

 

亭子间

(图片来源:传送门网站@旧影阁)

 

黄鱼车

(图片来源:老小孩网站@元驹)

 

理发店

(图片来源:老小孩网站@元驹)

 

流金岁月……

20世纪50年代大世界中央露天剧场(黄浦区档案馆供图)

 

今天的大世界里

依旧藏着一个原汁原味的上海

戏曲、民乐、舞蹈、创新剧目

轮番演出

大世界里的各类演出(蒋迪雯 摄)

 

旧式里弄生活

就像“围城”

外面的人想亲近它

在各种文艺作品中找寻她的样子

里面的人却想远离它

远离逼仄

(图片来源:老小孩网站@元驹)

 

远离手拎马桶

(图片来源:老小孩网站@元驹)

 

新世纪以来

黄浦不断加快推进旧区改造

从老城厢区域入手

推进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

太平桥一带的旧式里弄拆除了

太平桥旧貌(陈刚毅 摄)

 

保留并修缮周边的一片石库门民居

取名“新天地”

太平桥新貌(陈刚毅 摄)

 

四牌楼一带周边环境整治了

变得干干净净

四牌楼改造前后

 

曾经房顶五颜六色的聚奎新村改造了

变得整整齐齐

聚奎新村改造前后(图片来源:《上海外滩》)

 

为提高空间利用率

方便居民生活

黄浦区还对老式里弄进行微更新

在“螺蛳壳”里做规划设计

南京东路街道贵州西社区微更新试点

 

架空线密密麻麻、七弯八绕

影响了市容整洁和城市整体形象

2018年3月起

黄浦区陆续实现重点区域架空线入地

南京路步行街、人民广场、外滩……

许多地标性区域消除了空中“黑色污染”

 南京东路架空线整治前后(视觉中国供图)

 

----陆----

红色印记

 

黄浦区是党的诞生地所在区

20世纪50年代中共一大会址修复前旧貌 

 

也是共青团的发源地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旧貌

 

国歌的唱响地

黄浦剧场(原名金城大戏院)

 

解放上海第一面红旗的升起地

永安公司绮云阁旧貌

 

区域内已查明的革命遗址遗迹有127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家

数量位居上海各区第一

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

一幢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

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

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中共一大会址今貌

 

2018年7月

上海百万青少年从这里起步

参加寻访红色记忆活动

 

上海市淮海中路567弄6号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

 

北京东路780号

修缮一新的黄浦剧场

黄浦剧场

 

香山路7号

上海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于1918年入住于此

孙中山故居

 

思南路73号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

因周恩来曾在此工作、生活

又称周公馆

周公馆

 

南昌路100弄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新青年》编辑部

 

复兴中路221弄

又新印刷所旧址

当年这里承印的第一本书

是《共产党宣言》

又新印刷所

 

红色文化,浸润城区

   红色资源,串珠成链  

 

编排一部部红色原创剧目

红色遗迹巡礼情景诗剧《追寻》

《追寻》现场

 

红色家书情景朗诵剧《信念》

《信念》现场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周边“红色一公里”微旅行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讲好红色文化故事

擦亮红色文化地标

这就是黄浦

……


在你的眼里,黄浦是什么?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徐敏、唐烨、杜晨薇

微信编辑:皮小姐


你或许还想看↓↓↓

浦东是什么?

上海市民为动物园“小虎队”取名结果揭晓!一只叫“安比”,一只叫“云雀”……

上海⇄湖州仅30分钟!沪苏湖铁路获批,今后去莫干山、南浔古镇更方便啦



觉得文章不错,那就点个赞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